近期,课题组在国际材料领域知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The evolution of tire-road wear particles and road surface texture under rolling friction”( 滚动摩擦下胎路磨损颗粒以及路表纹理演化规律)。
该研究通过小型加速加载设备进行轮胎对沥青混凝土试块长期加载(共计160万次)试验来探究胎路磨损和路表纹理的演化规律。在特定的实验环境箱内布置温度,湿度,颗粒物计数器,每隔一定加载次数后进行三维扫描,BPN, 沉积颗粒物收集等实验。研究表明:轮胎和沥青磨损与骨料和矿物填料的重量比约为4.5:5.5;当轮胎接触到沥青膜剥落后的骨料时,会显著增加PM10的浓度;在滚动摩擦下,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呈指数衰减曲线,R²为0.99;每平方米轮胎-路面接触的磨损量在沥青膜剥落前和剥落后分别为5.32×10^-4 g和2.13×10^-4 g。本研究旨在为未来交通相关的粉尘污染清洁策略和非尾气排放缓解措施做出贡献。

图1.主要研究结论
蒋玮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兼第二作者,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何川为论文第一作者。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onbuildmat.2024.138167
(撰稿:何川 审核:张硕 复核:姚腾坤 终审:肖晶晶)